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1.5万亿冰雪经济崛起 金融助力“流量”变“留量”

  • 汽车
  • 2025-01-11 07:51:03
  • 21

  来源:中国经营报

1.5万亿冰雪经济崛起  金融助力“流量”变“留量”

  本报记者 王柯瑾 北京报道

  冰雪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到2030年的“小目标”——冰雪经济主要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协调融合发展,在扩大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助力冰雪经济是金融的题中之义。《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聚焦冰雪经济祭出“组合拳”,从产业端和消费端同时发力,助力冰雪经济“流量”变“留量”。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冰雪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冰雪金融亦存在供给相对单一的情况。业内分析认为,在产业端,金融应全力推动冰雪产业全链条发展;在消费端,金融机构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布局全链条冰雪场景建设,构建“冰雪+吃、游、住、行”的一站式金融体系,为冰雪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动能。

  消费新动能

  早在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大力推广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2024年11月,为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意见》。

  近两年,冰雪休闲旅游深入人心。2025年1月5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预计,“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

  2024年12月,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旨在加持全产业链谋划,从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4个方面部署15项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

  冰雪经济不只是属于北方。《意见》指出,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动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这个冬季,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加入了发展冰雪经济的热潮,室内冰雪项目成为重点经营领域,为带动消费贡献不少力量。

  虽然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冰雪旅游消费热情高涨,但值得注意的是,冰雪经济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一定的短板和难点。

  中国银行(601988.SH)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告诉记者:“目前冰雪经济的短板主要是: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运营维护困难;二是冰雪产业链有待完善,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三是投资力度不足,很多地方仍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投资机制和激励政策;四是冰雪经济领域专业人才缺乏,培训体系不完善;五是金融支持冰雪产业发展存在困难,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相对单一。”

  拓展新场景

  “冰雪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销渠道扩建的资金大多源于政府投融资,大型冰雪建设项目的融资方式主要为股权融资和政府购买,在高山滑雪、室内滑雪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建设中,银行贷款起主要推动作用。”叶银丹表示。

  当前,信贷投放是商业银行支持冰雪产业的重要方向。

  记者从农业银行(601288.SH)了解到,该行把支持包括冰雪旅游在内的旅游业复苏发展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连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明确将包括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冰雪产业在内的项目纳入重点支持领域,围绕加大信贷投放、优化准入条件、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配套实施针对性举措。

  建设银行(601939.SH)黑龙江省分行将冰雪产业列为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聚焦冰雪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如住宿餐饮、文化体育等,为不同规模的文旅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金融+文旅”是银行支持冰雪经济的有力场景。工商银行(601398.SH)河北张家口分行创新推出“金融+文旅”的服务模式,精准对接滑雪场、民宿、特色餐饮等冰雪旅游相关小微客户,为其提供融资支持、支付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从需求来看,冰雪经济产业由于其资金密集型和高运营成本的特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运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有较大的融资需求,银行施展空间潜力大。

  在直接融资方面,叶银丹表示:“金融机构应为冰雪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本市场融资途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冰雪产业。冰雪企业通过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或进行再融资,进一步拓宽其融资渠道,支持相关冰雪企业的发展。”

  在间接融资方面,叶银丹表示:“银行应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资源配置,根据冰雪产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优化信贷服务,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满足冰雪企业及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叶银丹提醒,冰雪经济产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高风险性,滑雪、滑冰等项目容易发生事故,因此风险管理和保险成为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环。“保险业金融机构应聚焦冰雪产业需求,制定个性化风险保障方案,创新开发覆盖冰雪运动各种风险的保险产品。”

  在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看来,中国冰雪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冰雪装备制造科技含量较低,部分冰雪旅游景点尚未解决季节性约束问题,冰雪旅游的带动效应还有提升空间。“因而,冰雪产业融资的难点主要是风险防控措施设计。”

  对此,杨海平表示:“商业银行可充分对接各地扶持冰雪产业的有关政策,设计风险防控与缓释措施。同时,强化冰雪产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现金流测算。针对冰雪经济多产业、多场景融合发展的趋势,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利用数字化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并将智能风控措施嵌入其中。”

  发力产业、消费两端

  如何让冰雪经济持续释放热力?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场景服务及供应链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机构自身的网点与客户优势,将资金、资源、场景整合后与C端进行有效对接,提升冰雪产业发展质量,为冰雪产业的繁荣成长打下坚实根基。

  在消费端,多家银行推出多个“大礼包”。例如,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推出“燃动京城、爱购冰雪季”系列消费活动,面向北京地区的南山、军都山、石京龙滑雪场等20余家商户,在雪票、住宿、餐饮、教练教学、培训产品、冬令营等冰雪消费领域推出一站式优惠活动。

  冰雪产业全链条发展是冰雪经济从“流量”变“留量”的关键。

  叶银丹表示,在产业端,金融机构可以从加大金融资源供给、加强政银企对接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冰雪产业全链条发展。以政府搭建平台的方式,畅通金融机构和各企业对接渠道,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全方位加大信贷投入。例如,构建冰雪经济融资信息平台,加强冰雪产业融资信息的共享和对接。此外,金融机构还可探索在机构内部建立专门的冰雪产业金融支持部门,加快冰雪绿色信贷产品创新步伐,既要遵循信贷运行规律,又要契合冰雪产业需求,提高冰雪产业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出台金融政策,深化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从信贷支持、产品创立、场景落地等方面加大冰雪产业金融支持力度。

  在消费端,叶银丹建议,金融机构从拓展消费场景、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多管齐下,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布局全链条冰雪场景建设,构建“冰雪+吃、游、住、行”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不断强化信用卡、线上个人消费等金融产品在不同场景中的嵌入,助力冰雪消费持续增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推出针对冰雪消费市场的分期付款计划,为消费者提供低利率的消费贷款,分期支付滑雪器材、滑雪度假套餐等高价值商品或服务,降低消费者的即时支出负担,针对消费者的冰雪旅游需求,推出专门的“冰雪旅游贷款”产品。通过以上金融创新为冰雪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动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