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A股市场行情复苏,A股ETF受到国际投资者的追捧。在美国市场,有两个最大的A股ETF提供商,其中之一是全球资产管理公司DWS。
“我看好中国市场的未来。”DWS首席执行官斯蒂凡·霍普斯(Stefan Hoops)近日在北京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透露,看好中国养老金融市场,正积极布局。
DWS成立于1956年,目前管理规模近1万亿欧元。在中国,DWS借助德意志银行(持有其80%的股份),与中国的保险公司、主权类机构及企业合作,帮助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市场;同时,DWS通过嘉实基金与个人投资者建立连接(持有嘉实基金30%的股份)。
试点两年后,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日前全面推开,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相关指导意见,这是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斯蒂凡对第一财经表示,德国是欧洲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养老体系建设在国际上起步早,经过多次改革,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架构。早在1889年,德国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就已基本形成,即法定养老金(第一支柱)、企业补充养老金(第二支柱)和个人自愿养老金(第三支柱)。不过,在长达数十年里,德国养老体系过分依赖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不足。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政府养老金支付不堪重负。于是,在21世纪初,德国政府开始养老金体系改革,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鼓励个人参与私人养老金投资。
“德国养老金制度由三部分组成,政府资助、企业资助及个人退休解决方案。”斯蒂凡告诉记者,其中,政府和企业的大部分可以称之为“现收现付制”,即当前的劳动者为当前的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斯蒂凡认为,这两者奏效的前提是,有不断增长的人口,而现实是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德国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方面也面临挑战。因此,第三支柱——私人退休解决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通常情况下,这一解决方案是由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共同提供,这两种渠道都可享有不同的税收优惠,比如免税或资本利得税等,但不会立即征收,而是在拿到收益时才征收。
2002年,里斯特改革和2004年吕鲁普方案出台,重新定义了德国养老金体系。2005年1月1日起,德国养老金架构从传统的“三支柱”体系逐渐转变为“三层次”体系。
不过,在实际运行中,德国的养老金融产品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养老金融产品收益率普遍过低,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降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欧洲的低利率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德国固有的保本保收益的固化思维。
在这一背景下,德国政府再一次开启新一轮养老金体系改革,引入纯DC计划(设定提存计划),扭转所谓“保本保息”的思维等。然而,由于2025年2月德国提前举行大选,改革法案在本届议会中无法达成共识。
在斯蒂凡看来,“保本保息”是德国走过的一条弯路。事实上,目前在德国仍然有严格的规定,保险公司仍然会被禁止进行某些资产类别的投资。这样的做法在中国并不太适合,允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涉及税收激励政策,要确保提供养老金服务机构的丰富多样性,以供个人投资者充分选择。
在养老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如何“精准匹配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斯蒂凡表示,在德国,长期护理保险体系解决了失能老龄人群的保障,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另外,德国的REITs在养老金融产品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最主要是里斯特住房计划和房地产投资来实现,这些产品提供了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同时允许个人将养老金投资于房地产,以实现长期保值和增值。
面对中国巨大的养老金融市场,DWS有哪些规划布局?斯蒂凡告诉记者,对于中国的机构投资者,DWS可以作为养老金解决方案供应商,尤其是在多元化的全球投资领域。另一方面,DWS目前通过嘉实基金直接服务于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养老金融也是嘉实基金的重要战略之一。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上一篇:刘小样:中国式“娜拉”的结局
有话要说...